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28例口腔肿瘤根治术同期口腔缺损修复的病例资料, 男性患者22例, 女性6例, 年龄35~62岁。其中舌癌共24例, 包括舌缘癌11例, 舌腹癌9例, 口底癌累及舌4例;另外4例为口颊癌。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具体切取形式包括4种类型, ①单穿支皮瓣6例, ②双穿支皮瓣7例, ③不显露穿支的皮瓣10例, ④嵌合穿支肌皮瓣5例。受区血管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上静脉, 第二支伴行静脉与颈内静脉端侧吻合。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8例皮瓣长(9.7±0.4)cm、宽(4.4±0.3)mm、厚(1.1±0.4)cm。血管蒂长度为(7.1±0.6)cm, 范围为6.0~8.0 cm;桡侧副动脉管径为(1.1±0.3)cm, 范围为0.8~1.3 mm。伴行静脉一支型有11例(39.3%), 两支型有17例(60.7%), 管径大小为(1.1±0.3)mm, 范围为0.8~1.3 mm。28例皮瓣全部存活, 供区、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 皮瓣外观满意, 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 上臂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随访12~43个月, 皮瓣质地柔软, 部分黏膜化, 再造舌及重建口颊形态良好, 吞咽、语言功能满意, 在3例接近全舌切除的病例中吞咽、语言功能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但仍有较大影响。随访肿瘤局部未见复发, 有1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进一步进行淋巴清扫术和综合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 可以制备不同形式的皮瓣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同时做到供区损伤尽量减小, 是口腔肿瘤术后中小面积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