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夜宵食用人群与非食用夜宵人群机体代谢状况的差异,探讨食用夜宵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共286名体检者,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夜宵食用情况,并收集身高、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信息及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尿酸及腹部B超脂肪肝患病情况;根据夜宵进食与否将调查人群分为进食夜宵组及非进食夜宵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体质量、血糖、血脂、肝功能、尿酸、脂肪肝患病率等机体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进食夜宵组人群的体质量为(74.14±14.14) kg,明显高于非进食夜宵组的(70.54±14.01) 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中位数83 cm,明显高于非进食夜宵组的77 cm,BMI为(25.02±4.04) kg/m2,明显高于非进食夜宵组的(23.93±3.03)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夜宵组人群的血清尿酸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均明显高于非进食夜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夜宵组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为49.66%,明显高于非进食夜宵组的3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夜宵组人群的空腹血糖与非进食夜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夜宵组人群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与非进食夜宵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夜宵人群夜宵种类以烧烤海鲜类(50.3%)、甜点类(40.0%)、含糖饮料类(35.9%)为主。结论进食夜宵可促进体质量增加、尿酸代谢异常及脂肪肝患病风险,可能是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危险因素。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