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CT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在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中的应用,探讨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慢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以及其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分析的结果。结果患者临床符合慢性结核病表现,外周血T-SPOT.TB检测显示结核特异性抗原即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3908和3400斑点形成细胞(SFCs)/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全身PET/CT检查显示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病变,累及双肺、淋巴结和骨骼,行淋巴结、肺部、右髂后上嵴活检,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病变。组织培养为分枝杆菌,基因芯片分析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敏感。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体温正常,治疗10周后T-SPOT.TB检测显示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T细胞分别为:1528SFCs/106PBMCs、1460SFCs/106PBMC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播散性结核病的及时诊断有赖于对该病的充分了解和重视。T-SPOT.TB、PET/CT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播散性结核病的诊治。
-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