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储存过程中变动规律,筛选对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将产自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均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储30 d组,每个储存组5个重复,在相应时间点再采集酒糟试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糟试样中甲醇、乙醇、戊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及甲醛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乙酸、乳酸的含量。存储7 d的白酒糟随机分为18组,1~17组为试验组,第18组为对照,500g/组,1~17组按组次序号以质量百分比在酒糟中依次加入碳酸氢钠1.5%、膨润土3%,氧化镁0.5%、1%、1.5%,腐植酸钠、氧化钙、蒙脱石、分子筛均为1%、3%、5%,混匀后室温作用2 h,再采集各组酒糟试样测定其中甲醛、乙醇、乙酸、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鲜啤酒糟及大厂、小厂鲜白酒糟中乙醇、乙酸、乳酸、甲醛的检出数量较高,依次为乙醇299.64±8.48 mg/kg.DM、486.06±25.69 mg/kg.DM、11 667.45±107.45 mg/kg.DM;乙酸1.80±0.35 g/kg.DM、7.11±0.29 g/kg.DM、5.14±0.63 g/kg.DM;乳酸27.93±2.69 g/kg.DM、92.90±2.56 g/kg.DM、25.41±0.71 g/kg.DM;甲醛9.64±2.49 mg/kg.DM,15.31±2.31 mg/kg.DM,18.79±2.87 mg/kg.DM。储存7、15、30 d,啤酒糟、大厂白酒糟中乙醇、乙酸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上升(P<0.01),小厂白酒糟则呈现显著下降(P<0.01);3种酒糟中乳酸含量均随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显著下降(P<0.05);啤酒糟和小厂白酒糟中甲醛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1%的氧化镁对酒糟中上述4种物质的体外拮抗作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