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经》书写月亮意象兼用赋、比、兴三种方式。以月赋事,涉及时间的物化与抽象,通过展现月亮的某种属性,表达特定时间、心理时间或不确定的时间,实现叙事性章节的纪时功能,或暗示事件背景、抒发个性化情感。月作为喻体,借助月光的皎洁、灵动和月亮运行的明暗圆缺、周而复始,彰显生命哲学理念。以月起兴,从月意象的正反两重意义着眼,或抒发忧愁怨恨,或烘托美貌,凸显出先民思维的发散性、贯通性与含蓄性。"月离于毕"被视为降雨征兆,是把月亮和水划入同一系列,与《周易》有相通之处。月食被看作灾异,承载的是天人感应观念。开掘《诗经》深韵,须从诗句之本义切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