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通腑宽中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肛门直肠测压参数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130例排便障碍型便秘脾虚气滞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中西医结合组50例给予通腑宽中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中医组50例给予通腑宽中汤治疗,西医组30例给予生物反馈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积分、肛门直肠测压参数变化,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安全性及治疗结束随访4周复发率。结果 治疗4周后,3组患者排便费力、排便不爽积分及中西医结合组和中医组腹痛、腹胀、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神疲懒言、胸胁痞满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和中医组上述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均<0.05);3组患者PAC-QOL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低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均<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直肠排便压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均<0.05);3组患者力排肛门残余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排便窘迫阈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低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西医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0%(44/50)、78.0%(39/50)、66.7%(20/30),随访4周复发率分别为8.0%(4/50)、24.0%(12/50)、33.4%(10/30),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均<0.05),随访4周复发率明显低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均<0.05)。3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通腑宽中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和西医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肠道动力、提高肠道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