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活检方式在供肾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剑霖; 王心强; 蒋继贫; 昌盛; 陈刚; 张伟杰; 宫念樵; 朱兰; 卢峡; 陈知水; 郭晖*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8, 39(09): 522-526.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的活检取材方式在供肾质量评估中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经临床指标评估后弃用的6例(6对)供肾,分别通过穿刺活检和楔形活检的方式予以活检取材,采用常规组织样本固定、包埋、石蜡切片和HE染色后,从活检样本合格率、肾小球数量、硬化肾小球数量和细小动脉数量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比观察2种活检取材方式发现,楔形活检获得样本总数为30个,其中合格样本数量为29个,合格率为96. 7%;穿刺活检获得样本总数为30个,其中合格样本数量为21个,合格率为70%。楔形活检的样本中肾小球平均数量为22.1个,其中硬化肾小球平均数量为6. 9个,硬化肾小球平均比例为31. 3%。穿刺活检的样本中肾小球平均数量为9. 5个,其中硬化肾小球平均数量为2.1个,硬化肾小球平均比例为22.1%。楔形活检获得的动脉平均数量为5. 4个,穿刺活检获得的动脉数量为3. 9个。采用楔形活检得到的样本合格率高于穿刺活检(P<0. 01),并且楔形活检观察到的肾小球数量、硬化肾小球数量和细小动脉数量均显著高于穿刺活检(P<0. 05)。结论与穿刺活检比较,楔形活检获得的供肾样本质量更好,并且在客观反映肾小球病变方面更具有优势,从组织病理学评估的角度更适于供肾质量的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