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中国西部综合型大城市、老工业基地西安市为例,基于2015年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和FGT指数研究城市内部贫困空间的收入差异特征和人口嵌入性。结果表明:西安市整体的贫困广度较大且对基尼系数敏感,贫困程度较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针对贫困广度的扶贫政策将对改善其贫困现状起到较为显著的成效。各街区的贫困属性随基尼系数的增大呈现出"较快提高-相对稳定-显著提高"的阶段性特征。强贫困属性的街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内城区和城乡过渡区。在职与否和职业类型是影响西安城市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人口特征,其次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户籍的屏障作用较弱。无业、下岗和失业的中老年群体最易于陷入贫困,并存在较高的贫困固化风险,应成为社会保障、救助等社会再分配措施的主要对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