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以部分环状双链而存在噬肝DNA病毒,当前研究显示,HBV仅对于猩猩与人类易感,进而造成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伴随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临床发生急性HBV概率显著降低,但慢性HBV患者其持续存在HBV为相关HBV疾病难以自愈、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最终可进展成肝硬化、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临床对HBV相关性疾病治疗关键为抑制HBV复制[1]。当前多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为核苷酸类似物(NAs)与干扰素,干扰素有直接免疫调节与抗病毒影响,有低耐药率、疗程短和高血清学与病毒学应答率等优势,但其毒副影响较大,临床使用受限。NAs可对复制时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活性抑制,进而对HBV DNA链延
-
单位诸暨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