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角膜地形图状况

作者:曾宪露; 赵金凤; 王施丹; 陈妙虹; 严宗辉; 张巧琦; 姚雪; 何红辉; 郭金莲; 郑磊; 曾键; 汪建涛; 张国明*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 23(07): 522-527.
DOI:10.3760/cma.j.cn115909-20200329-00120

摘要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术后儿童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行激光光凝术后的ROP儿童25例(50眼)为ROP组, 同时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儿童23例(46眼)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 统计分析时转换为LogMAR视力。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儿童的各种角膜参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平均角膜曲率(Avg);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的陡峭半径(rs)、平坦半径(rf)、非球面参数(e)。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ROP组儿童BCVA(LogMAR) (0.24±0.25)较对照组儿童(0.07±0.10)差,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 P=0.003)。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屈光力均比对照组儿童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角膜前表面3、5、7 mm, 角膜后表面3、5、7 mm):t=3.139、3.050、2.710, -4.216、-3.821、-2.474;K2:t=2.816、2.688、2.286, -4.252、-3.883、-3.178;Avg:t=3.190、3.041、2.649, -4.848、-4.271、-3.121。均P<0.05]。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形态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f(角膜前表面6、8 mm, 角膜后表面6、8 mm):t=3.395、3.354, -4.427、-4.613;rs:t=2.928、2.807, -4.055、-4.175;e:t=3.437、3.991, 2.268、4.355, 均P<0.05]。结论: 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研究ROP激光光凝术后全角膜发育方面的有利工具。ROP激光光凝术后早产儿儿童与足月产儿童相比, 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屈光力更大, BCVA更差, 在视觉发育过程中更易发生屈光不正等视功能改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