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紫朱软膏外用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予紫朱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喷剂联合银离子抗菌喷剂湿敷治疗。两组观察4周,通过对临床截肢率、创面面积、创周皮肤温度、分泌物量、感染性炎症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比较,评价紫朱软膏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在性别、年龄、病程、入组时的溃疡面积经统计物差异(P=0.572,P=0.574,P=795,均>0.05),表明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肌酐(Cr,μmol/L)、尿素氮(BUNμmol/L)、空腹血糖(FPG,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968,P=0.861,P=0.860,P=0.967,P=0.069,P=0.230,均>0.05)。表明紫朱软膏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3.两组截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4>0.05),截肢平面在足踝以下足趾。溃疡面积治疗前两组溃疡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44>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溃疡面积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2<0.05),试验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4<0.05),试验组在改善溃疡面积上优于对照组。4.治疗前后两组皮温比较,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P=0.188,P=0.632>0.05)。两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量的比较,治疗前两组分泌物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0.05)。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分泌物量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1),(P=0.011<0.05);治疗后试验组创面分泌物量更少,治疗期间促进分泌物释放作用更强。5.试验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IL-6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93,P=0.605,P=0.811,>0.05),TNF-α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0.05)。结论:紫朱软膏能够改善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面积,促进创面组织坏死物液化分解,加快炎性渗出过程,从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显示紫朱软膏是一种安全有效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