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EDS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根据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及MSLT结果和各疾病诊断标准分为发作性睡病组(n=34)、思眠抑郁组(n=3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组(n=25)和特发性睡眠增多组(n=11)。结果:所有患者PSG均显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N1)比例增加,N3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比例减少。发作性睡病和思眠抑郁的发病年龄、大部分相关睡眠参数相似,但前者的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和REM潜伏期明显短于后者。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均见睡眠始发快速眼动睡眠(Sleep Onset REM Period,SOREMP),其他3组多数(68%)病例可见,特发性睡眠增多组仅18.2%可见。4组中发作性睡病的平均SL最短(76.7±3.7) min,SOREMP次数最多。结论:睡眠监测技术在EDS病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