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ay Fluorescence,XRF)方法分析北京通州路县故城城郊遗址文化层中的土壤矿质元素全量,分析比较对人类活动有指示意义的元素,以恢复自东汉以来遗址地层记录的人类活动特征。东汉至魏晋时期,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地区与手工业相关的示踪元素丰富,表明这一时期城郊人类活动处于活跃期,且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后期与居住相关的示踪元素P、Ca、Ba以及与手工业活动相关的Mn含量都明显高于前期,说明伴随着人类手工业活动的增加,城郊地区的居住功能随之增强。南北朝时期,Ba含量增加趋势明显,推测这一时期城郊区域人类的居住活动逐渐增加。Mn、Pb含量高,表明手工业生产依旧活跃;Cu含量下降明显,大量出土陶片,说明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生产主要从事陶器制作活动。辽金时期,示踪元素大幅度下降,至明清时期气候转干冷,遗址区域不再是人类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