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不同地区夏季规模化羊场气载细菌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单春花; 赵娟娟; 王超; 马晓勇; 王键诚; 张伟涛; 马慧钟; 高玉红*
来源:畜牧与兽医, 2020, 52(01): 38-42.

摘要

旨在研究河北省夏季不同地区规模化羊场气载细菌的日变化和区域性变化。选择3个区域(燕山丘陵、太行山区和平原地区)10个规模化羊场(14个舍),采用定点采样和培养计数法,对夏季各羊舍及其运动场的细菌数量进行3 d连续检测。结果:羊舍和运动场细菌数量表现为中午低、早或晚高的变化规律,早、中、晚不同地区羊舍的细菌数量分别为6.23×103~9.78×103、5.05×103~6.56×103和6.05×103~7.51×103 cfu/m3,其中太行山区羊舍细菌在3个时间段间达显著差异(P<0.05)。从区域性分布看,太行山区羊舍细菌数量高于其他2个地区,燕山、太行和平原3个地区羊舍细菌平均数量分别达6.76×103、7.79×103和6.01×103 cfu/m3;羊舍与运动场比较,虽然太行山区和平原地区羊舍细菌与运动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太行山区羊舍及其运动场的细菌数量有增加趋势(P=0.05,P=0.07),而燕山丘陵50%的羊舍细菌数量显著高于运动场(P<0.05)。另外,比较4类羊(妊娠、母带仔、育成和育肥)舍细菌得出,妊娠舍细菌平均数量最高(7.10×103 cfu/m3),育肥舍或带仔母羊舍细菌数量最低(5.54×103 cfu/m3,5.55×103 cfu/m3)。该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羊场的羊舍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