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联合采用微生态制剂和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UC患者,经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先给予肠镜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以及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比值高于本组治疗前,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双歧杆菌数量(8.45±0.55)lgCFU/g、乳杆菌数量(8.92±0.83)lgCFU/g以及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比值(1.61±0.23)高于对照组的(7.64±0.59)lgCFU/g、(7.52±0.80)lgCFU/g、(1.13±0.25),大肠埃希菌数量(5.25±0.70)lgCFU/g低于对照组的(6.75±0.78)lgCFU/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IL-6(85.96±10.22)pg/ml、IL-8(35.47±6.82)μg/L、TNF-α(1.12±0.16)ng/ml、hs-CRP(4.02±0.95)mg/L低于对照组的(119.64±18.31)pg/ml、(60.49±7.28)μg/L、(1.61±0.51)ng/ml、(7.54±1.6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可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疗效,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多,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