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药效学方法探讨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药理机制,为新药研发及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筛选连王栀芩汤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连王栀芩汤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使用Gene-Cards、TTD、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出炎症相关靶点;将连王栀芩汤化学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与炎症靶点进行交集,获得共同潜在靶点;对潜在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关键靶点、通路等信息;采用分子对接验证炎症关键靶点与连王栀芩汤关键化学成分的结合程度;采用药效学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初步筛选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汉黄芩、豆甾醇等;核心靶点有TNF、IL1B、IL6、MAPK14、MAPK8、FOS、GSK3B等。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连王栀芩汤治疗炎症的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主要涉及的细胞成分为核、核质、溶胶等;主要涉及的分子功能为转录因子结合、酶结合、MAP激酶活性等。药效学实验表明,连王栀芩汤对炎症大鼠具有改善发热大鼠代谢、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大鼠血常规指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大鼠细胞炎症因子。结论:本研究初步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及药效学方面揭示了连王栀芩汤解热抗炎作用,发现可能是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汉黄芩、山柰酚、豆甾醇与靶点相互作用参与TNF通路发挥作用,为新药研发及经典方剂临床拓展运用提供参考。
-
单位医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