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价值,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所有采用CMI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本61 051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61 051例患者中CMIA法阳性标本852例,阳性率为1.40%,TPPA法阳性确认663例,阳性符合率为77.82%,假阳性率为0.31%。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符合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P=0.002)。>60岁老年组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07),容易引起梅毒误诊。科室以皮肤科患者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高。TPPA结果阳性符合率随着S/CO升高而升高,当S/CO≥10时,符合率达到100%。以TPPA法作为确证试验,对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诊断截断值为3.61。结论 CMIA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TPPA法则更客观反映真实的梅毒阳性情况。对于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标本,尤其是S/CO<3.61的标本,有必要进行TPPA复检,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假阳性,避免误诊漏诊。
-
单位北京市海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