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磁共振成像(MRI)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潜在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女性患者50例,年龄40-84岁,同期进行腰椎MRI及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28例及骨质正常22例,分别在腰椎MRI矢状位T1WI及T2WI序列图像选取L2-4椎体中间连续5个层面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诊断模型,并与临床特征结合建立影像临床特征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效能。试验获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在50例受试者T1WI、T2WI序列及联合序列分别提取出396×3个特征,通过特征降维后分别筛选出最相关的T1WI序列4个特征、T2WI序列6个特征,T1WI及T2WI联合序列图像筛选出4特征,建立诊断模型,T1WI、T2WI单序列诊断模型AUC值分别为0.810,0.820,T1WI+T2WI联合序列诊断模型AUC值为0.937,高于单个序列;②将T1WI+T2WI组学特征与临床资料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女性的联合临床资料的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其AUC值为0.960;③结果表明,基于常规腰椎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区分骨质疏松及骨量正常,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对诊断骨质疏松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