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宁涛

作者:朱宁涛
来源:世界建筑, 2020, (05): 131.
DOI:10.16414/j.wa.2020.05.052

摘要

<正>27年前,我是个平原城市的孩子,只是偶然一次对"建筑学"的邂逅,让我与重建工结缘。1993年8月末清晨5点天亮前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的广场上,随着第一缕晨光,破晓前满目的灯火阑珊转眼幻化成了两路口山上延绵的民居,那漫山延绵的建筑与自然山形如此完美融合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原来城市可以是这样的!我想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建筑课。之后的5年,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因此散发着独特魅力的重建工把我深深的吸引进建筑学的汪洋……十八梯、磁器口、沙坪坝、还有重庆人的生活,综合楼前的草坪(夏义民作品)、"粗野主义"的建筑系馆(陈永昌作品)、"消失"于场地的建院食堂(张兴国作品)告诉我,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