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核壳结构利用基因传递用于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包丹丹; 林福星; 汪谟贞; 葛学武; 赵宇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51(03): 358-362.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6.03.011

摘要

目的利用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与质粒形成纳米粒子,在其外围包裹羟丁基壳聚糖(HBC)用以增加纳米粒子稳定性,并赋予其缓释的功能。方法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的负电性与TACS的正电性相互作用形成核结构(TACS-pBMP4-EGFP),再与HBC相互作用形成核壳结构(TACS/HBC-pBMP4-EGFP)。利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凝胶电泳,体外转染,Western blot及动物成骨实验验证TACS、HBC对pBMP4-EGFP的包裹及缓释。结果随着氮磷比增加,TACS-pBMP4-EGFP直径逐渐减小当氮磷比大于8时,TACS-pBMP4-EGFP直径小于200 nm,包裹HBC后,TACS/HBC-pBMP4-EGFP粒径小幅度增加且电势趋于中性,易于被细胞转染表达出BMP4。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随着转染时间增加,核壳结构转染率逐渐增高兔桡骨缺损修复过程中,X线片可见携载核壳结构的缺损处骨密度明显增高,皮质骨连续性较好,呈骨性愈合。结论 TACS/HBC-pBMP4-EGFP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和成骨能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