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尿毒症髋部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尿毒症髋部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手术治疗组(30例)与手术治疗组(30例)。非手术治疗组采用卧床行患肢皮肤牵引术及骨骼牵引术,手术治疗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的疼痛、肿胀程度,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后8、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的肿胀、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2、4周的肿胀、疼痛评分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治疗1、2周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治疗2周的疼痛、肿胀评分与治疗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治疗4周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治疗4周的疼痛、肿胀评分低于治疗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组治疗1、2、4周的肿胀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1周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1周的肿胀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2、4周的肿胀、疼痛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2周的疼痛、肿胀评分低于治疗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治疗4周的肿胀、疼痛评分低于治疗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8、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非手术治疗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髋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较快地缓减患者的疼痛、肿胀,能够促进患者关节髋功能恢复,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