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氧合作用的影响,探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更安全更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4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每天床头抬高30°通气6 h,B组患者每天床头抬高45°通气6 h,A组与B组患者其余时间采用仰卧位通气,C组患者每天均采用仰卧位通气。检测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评估并比较3组患者动脉血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呼吸力学指标(Ppeak、Pmean、Pplat)及血液动力学指标(MAP、CI、ITBVI)。结果 3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前各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72 h后,3组除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B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5),而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除氧合指数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优于C组(P<0.05),但A组与B组在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气道峰压也显著低于C组(P<0.05);B组平均气道压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平均气道压也显著低于C组(P<0.05)。在心脏指数方面,B组心脏指数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床头抬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当床头抬高45°时治疗效果最好。
-
单位廊坊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保定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