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3D个体化假体在治疗上肢显微修复后骨和关节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9月, 回顾性分析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上肢显微修复皮瓣覆盖后遗留骨和关节缺损患者12例, 其中腕部不完全离断1例, 手指、掌骨缺损2例, 指骨间关节缺损4例, 桡腕关节骨缺损4例, 月骨缺损1例。其中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3.0 cm~12.0 cm×18.0 cm,骨缺损长度2.5~8.5(平均3.64) cm。对于不完全离断和完全离断肢体采取一期断肢(指)再植, 二期行软组织修复, 三期对遗留的骨和关节缺损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重建骨关节缺损。手指软组织缺损给予一期局部转移皮瓣覆盖, 二期采用3D打印假体重建骨关节缺损。术后根据X线片结果, 按照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判断骨和关节缺损断端与假体的骨整合情况。同时测量前臂及手部各关节的总主动活动度(TAM)。出院后1、2、3、6、9、12个月于门诊复查患肢正、侧位X线片, 此后根据软组织及骨组织康复情况于门诊复查。上肢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 平均11.5个月。所有皮瓣无坏死及感染, 骨关节缺损处无感染, 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判断结果优10例, 良2例, 上肢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优5例, 良5例, 可2例。植入桡骨远端及桡骨干假体患肢腕关节活动度背伸30°~42°(平均37.3°), 腕关节屈曲40°~55°(平均43.5°);掌指骨假体指、腕关节活动度为60°~70°(平均65.7°)。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治疗上肢显微修复后骨和关节缺损是安全和精准有效的, 可有效恢复上肢骨和关节缺损处的解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