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南京北郊冬季PM2.5组分的长期变化特征、污染来源差异,于2014年、2015年、2019年和2021年冬季分别开展细颗粒物采样,使用离子色谱仪对PM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离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SNA)占离子总浓度的75%~87%,其中,SO42-与NH4+的离子浓度在2015年冬季达到峰值后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但NO3-的浓度与占比在2014—2019年均表现出上升趋势.4年中SO2的二次转化程度均高于NO2,硫氧化率(SOR)于2019年达到最大值,而氮氧化率(NOR)则逐年下降. 2019年起移动源对颗粒物的贡献程度大幅上升,固定源的贡献降低,NO3-/SO42-比值显著增大.冬季NH4+、SO42-、NO3-呈显著相关,推测主要结合为(NH4)2SO4、NH4HSO4和NH4NO3存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源和燃烧源是南京北郊冬季PM2.5的主要贡献者,然而2019年冬季与SO42-相关的燃料燃烧源贡献显著降低,2021年扬尘源和工业源对PM2.5的贡献相较于2019年有明显下降.
-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物理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