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山西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近15年学生营养膳食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2003年、2013年和2016年3次调查的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膳食和营养状况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2003年和201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迟缓和消瘦率分别由2.3%和17.6%降低到1.4%和15.5%(χ2=6.1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日均各类食物供应量3次调查比较,粮谷类从2003年平均占推荐量的114%减少到2016年的91.5%,仍然以粮谷类为主,占推荐量的80%以上;蔬菜类只占推荐量36.6%;蛋肉类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午餐,其余两餐仍不足,三餐仍然不平衡,且零食行为严重。结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受益,尤其是体现在学校食堂供餐模式的学生的营养午餐的膳食营养状况极大改善和企业供餐学生的零食相对优化。但是学生的生长迟缓情况依然存在;还有部分农村学生回家的两餐几乎没有肉蛋奶,缺乏优质蛋白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学生尤为突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