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11 8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意识清醒, 在术中接受全身麻醉及机械通气, 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入PACU, 记录术后早期意识及生命体征状态。根据患者年龄(±2岁)、性别及手术日期(±14 d), 按1∶1的比例为苏醒延迟的病例匹配对照病例, 分别纳入苏醒延迟组(107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 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 分析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 11 878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中, 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为0.9%。苏醒延迟组患者BMI<25 kg/m2、术前ASA分级Ⅲ-Ⅳ级、术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KPS)<80分、肿瘤最大直径>4 cm、WHO病理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长>4 h的占比等高于对照组, 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25 kg/m2[比值比(odds ratio, OR)=0.451, 95%CI 0.238~0.854, P=0.015]、术前KPS评分<80分(OR=3.449, 95%CI 1.282~9.279, P=0.014)、WHO病理分级Ⅲ-Ⅳ级(OR=3.499, 95%CI 1.744~7.018, P<0.001)、手术时长>4 h(OR=4.623, 95%CI 2.425~8.816, P<0.001)是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并不罕见, BMI<25 kg/m2、术前KPS评分<80分、WHO病理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长>4 h是脑肿瘤切除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