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708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秋萍; 吴海丰; 黄茂乙; 周云; 周贵忠
来源: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2, 42(02): 92-96.
DOI:10.3969/j.issn.1673-534X.2022.02.006

摘要

目的 探究miR-708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CHB-ACLF患者(设为CHB-ACLF组)和100例CHB患者(设为CHB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B-ACLF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66)和死亡组(n=6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70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CHB-ACLF患者预后90 d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CHB-ACLF组的血清miR-708相对表达量低于CHB组(0.43±0.16比0.75±0.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的血清miR-708相对表达量高于死亡组(0.52±0.14比0.33±0.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肌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是CHB-ACLF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708是CHB-ACLF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miR-708判断CHB-ACLF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敏感度为79.03%,特异度为80.30%。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708与CHB-ACLF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结论 检测CHB-ACLF患者血清miR-708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