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先兆晕厥、头晕等进行HUTT患者的资料,共4 401例次,年龄279岁,总结HUTT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出现失语的可能机制。结果 1.HUTT过程中暂时性失语发生率为3.18‰(14/4 401例次),其中成人(≥18岁)发生率7.0‰(9/1 284例次),儿童(<18岁)发生率1.6‰(5/3 117例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1)。男性发生率为1.91‰(4/2 091例次),女性发生率为4.33‰(10/2 310例次),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发生率分别为血管抑制型6.05‰(10/1 654例次),混合型4.18‰(2/479例次),心脏抑制型0(0/36例次),HUTT阴性0.9‰(2/2 232例次),4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5),其中血管抑制型与HUTT阴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P<0.01)。HUTT阳性者中总发生率为5.53‰(12/2 169例次),与HUTT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P<0.05)。2.失语出现及持续时间:失语出现于基础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417 min[(11.3±6.7)min],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舌下含药后210min[(5.2±2.7)min]。失语持续时间为3 min4 h,中位时间为20 min。结论 HUTT有诱发暂时性失语的风险,在HUTT过程中需警惕该并发症出现,尤其是受试者出现HUTT阳性反应或为成人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