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雄性BALA/c大鼠BMSCs,选择75只雄性BALA/c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浓度组各15只,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4ml生理盐水,低、中、高浓度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0.4ml,细胞浓度分别为0.5×106/ml、1×106/ml、2×106/ml。记录大鼠活动和体征,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血清TNF-α(肿瘤杀伤因子-α)、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D-LAC(D-乳酸)、DAO(二胺氧化酶)含量,将大鼠一部分结肠组织制作切片,镜下观察。另一部分制成组织匀浆,检测MPO(髓过氧化物酶)含量。结果经过移植后,低、中、高浓度组大鼠结肠充血水肿情况好于模型组,溃疡和糜烂减少,炎性细胞减少。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浓度组TNF-α、IL-6、IL-8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各组TNF-α、IL-6、IL-8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7d,模型组与低浓度组大鼠血清D-LAC、DAO、组织MPO含量高于其余组(P<0.05);移植后第21d,低、中、高浓度组大鼠血清D-LAC、DAO、组织MPO含量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移植后第7、21d,各组DAI评分均下降,低、中、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且随着浓度的升高,DAI评分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病情,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使肠道屏障功能恢复,但治疗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单位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