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热浪和寒潮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预防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山东省慢性病、死因监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淄博市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资料,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收集空气质量指数(AQI);以日最高温度不低于暖季日最高温度分布的第90百分位数(P90)、P92.5、P95、P97.5,且至少持续2、3或4 d定义热浪;日最低温度不高于冷季日最低温度分布的P10、P7.5、P5、P2.5,且至少持续2、3或4 d定义寒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热浪和寒潮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描述。结果 2015—2019年淄博市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的病例数为8 844例。当日最低温度不高于冷季日最低温度的P10、P7.5或P5且至少持续2 d,以及不高于日最低温度的P10或P7.5且至少持续3 d时,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RR值最小为1.187 (95%CI:1.031~1.366),最大为1.242 (95%CI:1.042~1.480);调整日均温度的影响后,当日最低温度不高于P10或P7.5且至少持续2 d,以及不高于P10且至少持续3 d时,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仍显著增加,其中RR值最小为1.236 (95%CI:1.009~1.513),最大为1.274 (95%CI:1.023~1.585)。热浪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定程度的寒潮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未发现热浪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统计学关联。
-
单位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