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百年来,学界对《聊斋志异》明清鼎革书写之旨趣的解读聚讼纷纭。相关讨论随时代思潮涌退与研究观念更新,可划分为四阶段,即清代点评期、索隐批评期、社会历史理论主导批评期、多元讨论期。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去熟悉化""去脉络化"已成为学界共识的今日,回顾本论题过去数百年的成果,辨析其得失,不仅可以澄清若干常见误解、避免低水平重复劳动,还将为《聊斋志异》研究的再出发提供多元的思想资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