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与病理诊断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2例CAG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采用横断面研究,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确立中医证候分型,完善病理诊断。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结果:252例中,男性140例,女性112例,男女比例1.25∶1。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2.51±10.83)岁,50岁以上例数居多。本组252例CAG患者,证候频次共456次,证候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复合证候居多,复合证候>单一证候,多数患者兼夹2种或3种证候。复合2种证候者,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最多;复合3种证候者,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最多。在萎缩中脾胃湿热证与肝胃气滞证占比相对较高,肠上皮化生中肝胃气滞证与胃络瘀血证占比较高,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胃阴不足证与肝胃郁热证占比较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证候分布以脾胃虚弱证为主;复合证候多于单一证候;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中的证候分布差异一定程度上代表不同病理因素在上述病变中的分布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