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矿山开发导致的采空塌陷会造成土壤、植被、水资源损毁;随着国家实施生态修复战略,有效识别、监控采空塌陷区显得意义重大。为此,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和Sentinel-1 SAR雷达影像,采用Stacking InSAR地面沉降信息提取和光学影像采空塌陷人机交互解译方式,分别对甘肃白银某煤矿区采空塌陷实施了识别、监测;综合对比分析了各自技术特点,并探讨在生态修复工程部署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Stacking InSAR雷达监测技术能更好反映监测期内形变信息,对于浅部、中部、深部煤层的采空塌陷区均能有效识别;(2)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则对浅部、中部煤层的采空塌陷区能较好识别,能更为精准识别损毁土地情况,对目前塌陷形变已停止、历史上形成的采空塌陷区及损毁土地情况有很好的识别能力;(3)综合InSAR雷达监测技术和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遥感识别方法,能全面获取各阶段采空塌陷形变及损毁土地情况,可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 单位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