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秋云; 张亚静; 李昊轩; 李晶; 宋永健; 袁金环; 刘盈池; 迟玉玉; 高竞生; 陈朔华; 吴寿岭*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8, 26(11): 1041-1047.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8.11.015

摘要

目的探讨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MUCH)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且接受了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的诊室血压达标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根据24hABPM是否达标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高血压已控制(CH)组和MUCH组。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UCH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有合格诊室血压及24hABPM数据的1815例患者中,诊室血压达标者482例(26.6%)。48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6岁,含男性363例(77.7%),其中CH组131例,占27.2%;MUCH组351例,占72.8%。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高体质量指数(BMI)和高诊室舒张压是影响MUCH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00(1.093.67)、2.54(1.504.29)和1.08(1.031.12)。结论约3/4诊室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24hABPM不达标。高BMI、高诊室舒张压、吸烟是影响MUCH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