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2020年,在甘肃河西地区设置玉米单作(C)、玉米-秣食豆间作(CM)和玉米-拉巴豆间作(CL)3个种植方式,每个种植方式设置重度亏水(T1)、后期亏水(T2)、交替亏水(T3)、后期轻度亏水(T4)、前期轻度亏水(T5)和充分灌溉(T6)6种灌溉模式,研究灌溉模式对禾-豆间作系统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CM和CL处理的群体干草产量显著高于C,2019年较C分别增加6.48%和9.47%,2020年分别增加9.09%和13.11%。两年CM和CL处理的群体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C,而群体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RFV)显著高于C,2019年CM和CL处理的RFV较C分别增加10.73%和13.06%,2020年分别增加7.39%和10.59%。两年CL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水相对生产效率(IPE)显著高于C,2019年较C分别增加7.77%和11.41%,2020年分别增加8.76%和15.11%。两年T5、T6的群体干草产量无明显差异,而T5处理的群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ADF和NDF含量较低,且T5处理的WUE和IPE显著高于T6,2019年较T6分别提高22.14%和48.34%,2020年分别提高25.18%和45.51%。因此,玉米-拉巴豆间作(CL)在前期轻度亏水(T5)条件下能够提高群体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是一种适宜河西灌区饲草作物高产优质栽培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