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62例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环水平收缩位移(TAPSE)测值将其分为右心室功能正常组与右心力衰竭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临床心功能、心电图QRS波时限、超声心动图测值等指标。以心源性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分析两组生存函数的差异,并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终点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右心室功能正常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构成均显著优于右心力衰竭组(P值均<0.05)。右心力衰竭组的60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7.4±11.7)%,显著低于右心室功能正常组的(89.3±3.6)%(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右心力衰竭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比(HR)=3.804,95%CI为1.193~12.134,P=0.024\]。结论右心力衰竭患者行CRT的临床疗效劣于右心功能正常患者,右心力衰竭是CRT后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