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以降,入林与入谱互为表里,成为曲阜孔氏族人“圣裔”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孔林作为孔氏族人身后安葬之所,其葬域经历了从依血缘亲疏聚葬到按照宗支析分的过程,渗透着衍圣公府意识与普通族人的自主选择。清代以来,孔氏族人入林安葬受到严格限制,须满足身家清白且年满十五岁等要求;在具体程序方面,则依循亲族、户头、族长分别出具甘结和执结入林四个步骤,其中入林执结的审批权经历了从衍圣公到族长的转变。由于族大丁繁,因入林产生纠纷在所难免,纠纷类型及其处理体现出族众的丧葬观念,也反映了衍圣公府“敦亲睦族”“永息讼端”的宗族治理理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