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童年期父母陪伴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浙江省某高校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2021年9月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量表(SCL-90)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021年12月以《大学生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的形式收集大学生儿童期家庭情况和父母陪伴情况。分析比较具有留守、流动、单亲经历和无以上经历的大学生的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各因子得分情况。结果 非单亲家庭大学生群体中,仅有留守、仅有流动、兼有留守流动经历的大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无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且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27.374,14.159,18.980,26.334,26.474,27.258,14.712,14.082,17.829,24.667,16.570,P<0.01)。无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群体中,单亲大学生SCL-90总分和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大学生,且差异极显著(t分别为-5.924,-4.882,-6.045,-4.037,-5.045,-4.273,-3.654,-3.185,-4.363,-4.510,-4.184,P<0.01)。单亲群体中,有无留守流动经历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有留守经历群体中,单亲与非单亲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有流动经历群体中,单亲与非单亲在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等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抑郁和敌对因子得分上,单亲家庭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t=-2.487,P<0.05;t=-2.711,P<0.01)。结论 童年期父母陪伴缺乏显著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