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及预后。方法:收集急性心脏疾病并心源性肝损害的患者24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及肝功能演变过程,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14例不伴明显肝损害的急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心源性肝损害发病基础病因各异,并非只发生于肝脏缺血患者;急性心源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损害突出,经原发病治疗后多数迅速好转,1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由高峰期(2 981±979)U/L降为(659±870)U/L,AST由高峰期(2 743±967)U/L降为(706±830)U/L,少数肝功能恶化,其中2例死于肝衰竭。结论:急性心源性肝损害临床上需要更多重视,其病因及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转归多数良好,少数恶化。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