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气候持续增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将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文章通过梳理高温对经济的影响方式,基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构建了高温对经济间接影响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高温对经济损失量化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并以2018年中国295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5~10月期间,中国除青藏高寒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热应力影响,在新疆地区和中东部季风区更为显著;(2)中国三次产业损失工作时间总量呈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特征,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高温对经济损失在23.47亿元以上的城市有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上海、重庆、苏州、杭州、成都和厦门,其中深圳市最高达到了72.12亿元;(4)中国东南地区大部分城市GDP受极端高温影响较大,尤其城市规模等级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更为严重。研究成果为高温对经济损失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