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增多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门诊西药房收到的25785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处方中退药处方的占比及退药处方中退药的品种、退药的频率及退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57850张处方中,退药处方的数量为145张,占比为0.06%。其中,因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而退药的处方有60张(占41.38%),因医生重复开药而退药的处方有48张(占33.1%),因患者的治疗方案变更而退药的处方有10张(占6.9%),因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量较大而退药的处方有9张(占6.21%),因患者认为用药后可能发生较多不良反应而退药的处方有7张(占4.83%),因发放的药品变质而退药的处方有5张(占3.45%),因药品的有效期临近而退药的处方有4张(占2.76%),因其他因素而退药的处方有2张(占1.38%)。在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退药的60张处方中,因注射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药的处方数量为20张,占比为33.33%。结论:导致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增多的因素包括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医生重复开药、患者的治疗方案变更、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量较大、患者认为用药后可能发生较多不良反应、发放的药品变质及药品的有效期临近等。加强西药房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及增强医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可有效地减少门诊西药房的退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