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中外建筑史"课程为例,简单分析了这类传统文化课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特别谈及:我国古建筑维修、保护工作的需求大,但目前社会上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薄弱、人才缺乏,两者形成巨大反差;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界限分明,导致文化类通识课很难成为专业交融的桥梁。所以在大学课程设置、考核权数甚至在院系教师专业交叉分布等诸多方面充分考虑这种传统文化课的意义,是许多传统文化能够传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