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四个译本是王际真译本(选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威廉·莱尔译本、蓝诗玲译本(后三个是全译本)。本研究以王际真译本选译的11篇小说为基准,比较了四个译本不定点的具体化,统计发现:主题观上,理解最深刻的是莱尔,稍次是王际真和蓝诗玲,最浅的是杨宪益。女性观上,最美好的是蓝诗玲,最负面的是王际真,莱尔和蓝诗玲居中、偏正面。情感观上,融入最多的是莱尔,蓝诗玲、王际真居中,而杨宪益很少情感融入。在方便读者接受的读者站位观上,莱尔和蓝诗玲最多,王际真有少量,而杨宪益为零。在想象观上,王际真最为活跃,善于离开字面展开想象又不背离原文,稍次是莱尔、蓝诗玲,杨宪益则极度克制。文章最后分析了四位翻译家隐蔽价值观(政治观、处世观、翻译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汉学家比中国翻译家更倾向于对不定点做出具体化"的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