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耕地玉米大豆间作的根际微生态效应

作者:常换换; 苏友波; 范茂攀; 王自林; 赵吉霞; 李永梅*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2(02): 21-28.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2111007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红壤坡耕地玉米大豆间作的根际微生态效应。[方法]以云南典型的红壤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布置玉米大豆单间作大田小区试验,通过常规方法和Biolog测定玉米抽雄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酶活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3.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13.1%(P<0.05);间作大豆根际Shann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出现降低趋势,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7.8%(P<0.05)。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单作下无显著差异,间作下大豆根际显著高于玉米根际(P<0.05)。与单作相比,间作根际碱解氮含量均出现增加的趋势,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出现玉米增加大豆降低的趋势。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Shannon指数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酸性磷酸酶活性、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Mclnoth指数与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酸性磷酸酶活性、pH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红壤坡耕地原位种植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的根际微生态效应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