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动下的晚明管型单兵火器——以三种典型手持火铳为例

作者:庞乃明; 李响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0(06): 29-42.
DOI: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21.06.004

摘要

武宗正德以后,明朝单兵火器逐渐呈现出中西并存、交汇融合的特征。西式管型单兵火器鸟铳凭借其出色精准度、较大威力和更远射程脱颖而出,得到明朝军政官员的高度赞赏,并大量列装部队,使用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以三眼铳、快枪、夹靶枪为代表的传统中式管型单兵火器虽然精度较为欠缺,但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以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较快射击速度、多用途性以及对中国北方环境的较好适应性,得到明军将士尤其是北方将士的继续青睐,在车营、城守等作战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中后期管型单兵火器中西并存、各司其职的装备格局,是时人对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审慎考量的结果,也是晚明中国军事体系深刻变革的表征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