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输注GD2单克隆抗体Naxitamab期间的镇痛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择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博鳌分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32例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进行的167次Naxitamab输注疗程为研究对象, 总结输注Naxitamab引起的疼痛发生特点、部位、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为了缓解输注期间出现的疼痛, 采用以口服加巴喷丁作为基础镇痛、复合静脉应用强效镇痛药来控制爆发性疼痛的方案。根据所应用强效镇痛药种类的不同, 分为芬太尼组、艾斯氯胺酮组、氢吗啡酮联合艾斯氯胺酮组共3组, 整个输注过程将患儿的疼痛控制在FLACC评分≤4分。结果芬太尼组、艾斯氯胺酮组、氢吗啡酮联合艾斯氯胺酮组三组患儿在每次输注期间发生疼痛(FLACC评分>4分)的次数分别是(3.17±1.23)次、(2.98±2.18)次、(3.07±2.02)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13, P>0.05);三组输注完成所用时长分别是(63.4±32.6)min、(59.7±45.6)min、(64.6±48.9)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1, P>0.05);氢吗啡酮联合艾斯氯胺酮组所需艾斯氯胺酮剂量为(1.22±2.68)mg/kg, 显著低于艾斯氯胺酮组所需艾斯氯胺酮剂量(2.64±2.36)mg/kg(P<0.05);三组主要不良反应:低血氧饱和度发生例次分别为28、33、26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 P>0.05);低平均动脉压发生例次分别为36、39、23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9, P>0.05)。结论以口服加巴喷丁为基础镇痛, 静脉应用起效迅速的芬太尼或艾斯氯胺酮来抑制Naxitamab输注引起的爆发性疼痛安全、有效;选择镇痛时效较长的氢吗啡酮联合艾斯氯胺酮同样能达到抑制疼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