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在正常和肝硬化患者肝胆期肝肾系统排泄方式的差异及肝胆期相关参数对肝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88例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患者,根据有无肝硬化分为肝脏正常组(63例)和肝硬化组(125例),按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组分为Child-A级(77例)、Child-B/C级(48例)。测量所有病例MRI肝胆期肝实质、门静脉、肾实质与同层面竖脊肌信号强度,计算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肝)、肝脏-门静脉信号强化程度比(LPC),肾脏相对强化比(RE_肾)等定量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的RE肝、LPC、RE_肾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组参数鉴别肝功能正常组-Child A与Child B/C级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RE_肝、LPC、RE_肾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正常组到ChildB/C级组,RE_肾持续升高,RE_肝、LPC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肝、LPC、RE_肾三组参数指标鉴别正常组-Child A级与Child B/C级的AUC分别为0.77、0.82、0.72,三组参数在鉴别诊断效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Gd-EOB-DTPA肝胆期肾脏信号强度增加,且与肝功能分级有关,肾脏增强程度可以间接提示肝功能损害程度,在肝胆期相关参数中,LPC对鉴别正常组-Child A级与Child B/C级具有较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