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点大鼠矽肺模型病理改变观察

作者:蔡婷峰; 宋向荣; 李宏玲; 黄曼琪; 谢植伟; 赵娜; 曾丽海; 王海兰*
来源:中国职业医学, 2020, 47(04): 385-389.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矽肺模型病理改变。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7、15、21、30、45、60、75、90 d模型组,每组5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插管术,各模型组大鼠均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质量浓度为250 g/L二氧化硅混悬液建立矽肺模型,对照组大鼠一次性气管内灌注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于染毒后第90天处死,其余8组模型组大鼠分别于染毒结束后第7、15、21、30、45、60、75、90天处死,观察大鼠肺组织大体形态,计算大鼠肺脏脏器系数;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Ashcroft评分。结果肺脏大体观察结果显示:8个模型组大鼠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灰色改变、质地变硬,肺叶表面出现斑点和结节,上述改变随着染尘后观察时间的增加而加重。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7、15 d模型组大鼠出现急性肺泡炎,肺组织可见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1、30、45 d模型组肺组织内出现细胞性结节,结节中心出现纤维化;60、75、90 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均出现矽肺结节,并逐渐融合成片。同时,随着染尘后观察时间的增加,大鼠肺组织出现逐渐加重的肺纤维化。大鼠肺脏器系数和Aschcroft评分均呈现随着染尘后观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染尘后7~15 d,大鼠肺组织改变以急性肺泡炎为主;染尘后21~45 d,大鼠肺组织改变以细胞性结节为主;染尘后60~90 d,大鼠肺组织改变以矽肺结节为主。染尘后大鼠肺组织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时间-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