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命质量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体验,生育政策对子女成年期生命质量有重要影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总体上推动并起到"以量换质"的作用,但其影响机制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同时期、子女数量不同家庭中(独生家庭、单兄妹家庭、多兄妹家庭)存在条件性差异。随着政策执行强度的逐步增加,生育政策推动下家庭中子女重要程度上升,促使家庭社会经济资源向子女人力资本代际转化,"资源稀释"机制影响逐渐增加。在未实行全国范围的计划生育政策时期,不同家庭子女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异;在"晚稀少"政策实行时期,多兄妹子女与独生子女的生命质量差异拉开,资源稀释理论出现中介效应;"一孩政策"时期,无论是单兄妹子女、多兄妹子女都与独生子女存在明显差异,生育政策背景下的资源稀释效应日益凸显。研究基于医学社会学理论框架,证实了该机制政策造成的条件性差异。政策诱导的"以量换质"效应,通过放大成长期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其成年期生命质量的影响而实现,是一种"未被预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