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土地利用功能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构建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体系,定量分析1985—2020年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增加,生态用地的减少,具体表现为草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生活用地的转变;(2)安宁河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2.190%,土地利用功能变化极为缓慢;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中,建设地的动态度最大,为7.808%,农产地、林态地和草态地利用功能变化极缓慢;(3)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5年的0.213下降至2020年的0.205,从2010年开始,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向;(4)草态地和农产地转为林态地导致生态环境改善,转入面积为675.17 km2,占生态环境改善总贡献率的99.48%,林态地向农产地、草态地、其他生态用地的转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转化面积达532.44 km2,占生态环境恶化总贡献率的89.78%。因此,应合理规划“三生空间”,优化土地资源分配,为安宁河流域生态持续改善提供保障。
-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